覆盖7亿人:中国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分析

2024-10-21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作者:宋纯理 点击量:44 我要说

中国正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引发了诸多衰老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尤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成为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其诱发的骨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负担。本报告基于全国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数据,深入剖析了中国老年群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现状、面临的挑战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群体中极为普遍,其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早在1992年,美国Coper教授即预测未来髋部骨折的病例一半将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图1),考虑到骨质疏松是和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尤其是中国,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椎体骨折作为常被忽视的骨折类型,也常被视为更为严重髋部骨折的警钟和哨点事件,其潜在风险与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图1

目前,慢性病范畴主要涵盖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而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目前尚未被纳入其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流行病学数据,比如发病率、患病率和治疗花费的数据缺失。国内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多局限于小样本、短时间跨度及区域性样本,缺乏全国范围、大样本量的深入分析。

为更全面了解中国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经济负担,我们依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图2)进行分析,该数据库融合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UEBMI)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URBMI)两大核心的国家人口管理资源。自1998年起,UEBMI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而URBMI也自2010年起逐步覆盖全国城镇区域。至2016年,这两个体系共同覆盖了超过95%的中国城镇人口,凸显了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此期间,该数据仍覆盖了约7.4亿人口,确保了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图2 医保数据库包含信息

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经济负担

基于2012至2016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UEBMI与URBMI)的深入分析,在剔除西藏、四川、港澳台地区以及京津冀和福建的特定区域后,全国23个省份的数据显示,髋部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从76.07岁增长至77.77岁,5年增长了1岁(图3)。这给临床医生提出了严峻挑战,因高龄患者往往伴随更高的并发症风险。

图3 5年间髋部骨折平均年龄

值得欣慰的是,与之前所有文献里预测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将持续攀升不一样,但实际数据却揭示了从2012年的128.10/10万下降至2016年的114.46/10万的逆向趋势(图4)。这一变化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医疗干预强化及政策引导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

注:使用2000年中国普查人口进行标准化

图4 髋部骨折标化发病率

在2012至2016年间,尽管55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的总发病率保持相对稳定(图5),但绝对病例数却急剧增加,达到了5年前的4倍之多(图6)。与此同时,这一增长趋势也伴随着医疗总支出的急剧攀升,总花费增长了6.33倍。然而,人均花费的增长却相对温和,仅增长了1.59倍(图7)。而且从2014年以后,还出现了人均治疗费用下降。这一现象深刻体现了中国骨科医生通过提高治疗效率、优化资源分配以及可能的技术创新,有效地控制了人均治疗成本的过快增长,为中国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5 性别/年龄分层的髋部骨折发病率

图6 髋部骨折发病率/标化率及人数

图7 髋部骨折相关费用及年患者数

此前,所有关于髋部骨折发病率的预测均指向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实际情况却与这些预测大相径庭。通过广泛查阅并深入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多个发达国家,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均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再由高转低的典型发展历程(图8)。

图8 髋部骨折发病率

中国髋部骨折发病率的平缓下降,深刻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双重成效。近年来,中国在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09年,唑来膦酸引入中国市场,随后,2011年新型骨合成代谢剂特立帕肽面世,进一步丰富了治疗手段。其次,政策层面的积极推动亦不容忽视。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布了《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同年颁布了首部《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至今已更新至2023版,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指导。此外,针对老年人跌倒这一髋部骨折的主要诱因,卫生部同年还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有效提升了公众对于跌倒风险的认知和预防能力。随着这些政策的深入实施,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安全保障措施得到了显著改善,进一步降低了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然而,中国在享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数据显示,2012至2016年间,髋部骨折的总人数显著加快,而住院总费用则急剧攀升,从0.6亿美元增至3.8亿美元,尽管人均住院费用在2016年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现象凸显了髋部骨折对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

从经济效应的角度看,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髋部骨折的发生,将能够节省巨额的医疗费用。因此,加强髋部骨折的预防工作,不仅关乎患者个体的健康福祉,更是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大在骨质疏松防治、跌倒预防及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投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椎体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经济负担

椎体骨折作为发病较为隐匿的骨折类型,其危害长期被低估,但实际上造成了巨大的医疗资源消耗。既往关于脊柱骨折发生率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发达国家(图9),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则相对匮乏,尤其是针对中国这一庞大人口基数的椎体骨折发生率数据,更是处于空白状态。现有的少量研究样本规模有限,且未能涵盖医疗花费这一关键指标,从而限制了我们对脊柱骨折经济负担的全面理解。

图9 发达国家脊柱骨折发生率

由于椎体骨折与髋部骨折在诊疗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后者往往需住院治疗,而前者则大量以门诊处理为主,甚至部分患者未寻求医疗帮助,导致椎体骨折的隐匿性和医疗关注度相对较低。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教授与美国Cummings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他提出“临床识别的椎体骨折”(Clinical Recognized Vertebral Fracture)概念为从医保大数据中开展真实世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基于上述方法论,我们利用大数据对椎体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自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椎体骨折的总人数显著增长,增幅高达5.82倍,凸显了椎体骨折公共卫生负担的急剧加重。同时,椎体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也呈现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69.51岁增长至2017年的70.56岁(图10),预示着老龄化社会对椎体骨折防治提出的更高要求。

图10 中国城市的平均发病年龄和临床确诊的椎体骨折数量

当深入分析脊柱骨折与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数据时,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数据的新旧程度及其反映的趋势。对于脊柱骨折,我们拥有从2013年至2018年的较新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的脊柱骨折发病率从85.21/10万显著增长至152.13/10万,增幅高达1.79倍(图11)。

与髋部骨折相比,脊柱骨折的发病率增长或许更为稳定地反映了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髋部骨折虽然同样受到骨质疏松的影响,但其发生往往与外部环境的突发因素紧密相关,因而更多被视为一种事件性伤害。而脊柱骨折的发病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持续上升,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其高发态势直接体现了骨质疏松症的广泛存在与加剧。

图11 临床确认的按性别、年龄和性别-年龄组分组的椎体骨折的发生率

在医疗费用方面,脊柱骨折也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从2013年至2017年,脊柱骨折的医疗费用增长了5.45倍,从0.93亿美元增加到5.05亿美元(图12)。然而,尽管总费用大幅增加,但人均花费却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每例脊柱骨折病例的人均住院费用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而人均药品费用也经历了类似的波动后趋于稳定。

图12 脊柱骨折的医疗费用

图13 每位患者治疗椎体骨折的药物费用

图14 5年间按性别脊柱骨折发病率

图15 5年间按性别脊柱骨折发病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共患病情况

针对髋部骨折患者的共患病情况,我们也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原本预测糖尿病会占据首位,但结果却显示高血压最高,随后是上呼吸道感染、脑梗死和冠心病,而糖尿病则位列第五(图16)。

图16 髋部骨折患者的共患疾病种类情况(仅列出人数占比大于1%的共患疾病)

综合数据观察发现,约65%的髋部骨折患者存在至少一种共患病。具体而言,18.50%的患者合并1种疾病,13.93%的患者合并2种疾病,而令人担忧的是,高达32.59%的患者合并了3种或以上的共患病(图17)。这一数据凸显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复杂性的高度,以及潜在的风险。

图17 髋部骨折患者共患疾病数量分布

髋部骨折的全球负担与气象因素分析

为更全面地了解髋部骨折的全球负担,还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数据库研究,结果显示男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这一趋势不容忽视(图18-19)。以往,人们可能低估了男性髋部骨折的风险,但现今的数据明确指出了男性患者群体的显著增长,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图18 髋关节的男女比例患者骨折发生率年龄在55岁及以上

图19 2019年,204个国家和地区中55岁及以上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患病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跌倒已成为髋部骨折的主要诱因。在全年龄层中,跌倒所致骨折占比高达80%,而在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9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作为骨折原因的占比显著增加,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达95%的髋部骨折可归因于跌倒(图20-21)。这进一步印证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医疗条件改善在降低髋部骨折发生率方面的潜在作用,同时也凸显了跌倒预防的极端重要性。

随着医学界对跌倒问题的全面审视和重视,新国际疾病分类(ICD-10)将跌倒正式纳入疾病范畴,进一步凸显了跌倒预防在骨质疏松防治策略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骨质疏松管理计划时,应综合考虑骨密度测量与跌倒风险评估,以更全面、有效地降低骨折风险。

图20 发病率

图21 所有年龄组髋部骨折的原因

在深入研究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时,也进一步将全国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的髋部骨折数据与中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涵盖了全国198个城市,重点考察了日均降水量、日均气温及日均风速三个关键气象因素与髋部骨折住院率之间的关联。这一举措旨在从科学角度验证普遍感知中雨雪天气与骨折风险增加之间的直观联系,并量化其具体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降水、风速及温度的变化均显著增加了髋部骨折的住院率(如下图)。降水和风速对骨折风险的提升作用易于理解,它们增加了地面湿滑和行走不稳的风险。然而,温度对骨折风险的影响则呈现出意料之外的趋势:并非如先前设想的低温环境增加骨折风险,反而是温度升高时,髋部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温度升高促使老年人活动增加,从而提高了在户外或家中因活动不慎导致的跌倒风险,尤其是在浴室等湿滑环境中更易发生意外。

此发现不仅强化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即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控策略中,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骨骼健康管理外,还应注重极端天气预警与老年人跌倒预防的结合。通过提高公众对恶劣天气条件下跌倒风险的认识,加强相关设施的安全防护,或许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减轻髋部骨折的社会经济负担,增进老年人的健康福祉。因此,未来的公共卫生政策与干预措施应更加全面和综合,涵盖气象因素与老年健康的综合考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