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学组:规范操作 严格掌握适应证

2008-11-17 文章作者:admin 点击量:1495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微创骨科即为通过运用一些新的特殊设备如内镜、计算机导航系统、高分辨X线机、特殊穿刺针、自动拉钩和内固定器材等,以获得比传统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精确率高、效果肯定、术后恢复快为目的新技术和新科学。自外科医生Wickham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 ”的概念以来,微创技术以及微创理论在骨科中的运用取得了巨大进展。
一、微创关节外科
1.1  关节镜介导的微创技术
      关节镜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关节镜手术被认为是骨科最早的微创术式。随着关节镜性能的提高、镜下手术器械的改善和操作技术的成熟,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目前从膝关节到全身各关节,不仅可以检查诊断,而且能进行镜下的手术治疗。
     膝关节镜是应用最广泛的关节镜,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前后十字韧带的重建已成为常规手术,镜下对关节软骨病灶的清理等以及滑膜切除、关节粘连松解等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髋关节镜则对不明原因的髋关节疼痛、盂唇病变、髋关节游离体、韧带损伤等的诊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肩关节镜的发展仅次于膝关节镜,现已广泛应用于肩关节病、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肘关节镜手术约占所有关节镜手术的10%左右,主要应用于关节炎的清理与滑膜切除、游离体与骨赘摘除、关节粘连松解、桡骨小头切除及软骨损害成形等。近年腕关节镜的发展也较快,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韧带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而且可以观察到关节软骨的损害程度和发现局部滑膜炎,并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病变、腕关节不稳定及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还有踝关节镜等其它关节镜应用的报道。
 
1.2  微创全髋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
      1998年Crockett提倡采用微创全髋人工关节置换,近几年,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术发展亦较迅速,目前主要有“单切口”技术与“两切口”技术两种方法。“单切口”技术采用常规的改良外侧入路或后入路,通过特殊设计的拉钩与器械,减少对髋关节周围正常组织的解剖:“两切口”技术通过其中一个切口植入股骨假体,另外一个切口植入髋臼假体,手术过程需要电透监视。顾剑华等检索从2001年至2007年的英文文献Meta分析,利用微创全髋置换术3416例与传统全髋置换术2790例进行比较。发现微创置换术发生的血肿、皮肤坏死、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并发症高于传统置换;而前者的术后疼痛、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则低于后者,微创的关节功能比传统的关节功能更佳。
       自1974年第1例全膝置换手术以来,全膝置换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微创全膝置换技术始于单髁置换技术, Tria 等则首先将微创全膝置换技术应用于临床,该技术不仅仅切口小(常规手术的1/3)、美观,而且强调不干扰伸膝装置与髌上囊,病人手术后疼痛少、功能康复快,显著降低了常规全膝手术后的关节康复锻炼时间。
 
1.3  导航辅助下的微创全髋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
      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示踪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computer 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 CAOS),该技术亦被称为计算机手术导航。导航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约100年前,神经外科医生Clarke首先发明了一种体外瞄准系统。1993年,Saragaglia 小组率先进行无需影像资料的膝关节手术导航系统的研发,并于1997 年首次成功用于临床。自1998年开始,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欧美广泛应用于临床;2001年,德国 OrthoPilot 膝关节导航系统获得FDA认证;到2004年,全美已有1000多台手术导航系统投入使用,计算机导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于欧美。计算机导航极大地提高了人工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近两年,计算机导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
      另外,计算机导航系统应用于人工髋、肘、踝、肩等关节的置换手术亦有长足发展,DiGioia等介绍的HipNav全髋置换手术导航系统,包括术前计划、关节运动范围模拟、术中定位和引导系统三个部分。该系统能连续准确测量骨盆位置,实时跟踪术中移植物的位置与术前计划的对应关系,并将术中活动经过精确测量后及时反馈,避免由于植入错位引起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脱臼,确定和尽量增大安全范围,减少植入的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磨损。我院亦自行研制成功人工髋膝关节导航系统,目前亦正处于临床实验阶段,文章正待发表.
 
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