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数字医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2007-12-04 文章作者:admin 点击量:1316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钟世镇院士在大会上作《数字医学概况和前景》的主旨报告

钟世镇院士在大会上作《数字医学概况和前景》的主旨报告


  人民网重庆12月3日电 (记者张加林摄影报道)全国首届数字医学学术研讨会12月1日至3日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举行,中国可视虚拟人研究领军人――钟世镇院士等220多名来自全国的数字医学专家、教授、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数字医学是指以医院和病人为研究对象的数字化医学科学体系。以医院为对象的研究主要解决在数字化条件下,医院如何解决自身管理和为病员服务,强化服务的效果和效率,并能实现资源共享、远程会诊等新增服务。这方面已作得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医院信息系统(HIS)。

  而包括人体可视虚拟化研究在内的,以人为对象的研究领域里,人们利用已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其它科技手段,逐步建立了一个可视、可触摸、可感受的虚拟人体体系,供从事医学事业的人们研究人类自身,培训教育医学人才,并在术前为患者设计治疗方案,在术中进行导航。它能也为研制新型医药和设备提供研究对象,以及为从航天航空到皮鞋、运动鞋等涉及人体的各个应用领域服务。

  多学科交融发展 合作是方向,诊断和治疗为当期目标

  数字医学的发展需要经历可视性、物理性、功能性和智能性四个阶段。钟世镇院士在大会上指出,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出现的学科新生长点,未知领域仍有很多、很广,有待人们去发现。医学各专业要针对各自领域的特性,融各学科之长开展研究,坚持下去必有收获。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钟院士认为,“数字医学的特色突出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必须加强交流、加强协作。只有互补才能互利,互助才能双赢。”

  当今,医学发展已赶上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和医学科学的结合,必将推动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改变医学的面貌。第三军医大学的张绍祥教授认为,“今后数字化医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此外,数字化技术和医学的结合将推动医学领域的新发现。”

  对临床有用就是创新 成果要注重临床应用和产业化

  钟世镇院士介绍说,严格意义上讲,目前数字医学在理论上尚无重大突破,今天我们的研究,主要偏重在它的技术性,它在临床上表现与应用。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己责,医疗责任涉及的是人命关天。“因而,只要今天我们的这种研究能对临床有用,能提高医院医生对病人的诊治、治疗质量,这就是前人没做过的,就是一种创新。”“医院、医生,就是要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去,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服务。”钟老强调说。

  来自厦门大学的教授王博亮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数字医学研究已是百花齐放,需要在“中国数字医学”的大旗下进行整合,节约科技资源,开展有效研究。在研究中,还要注重把国家已投入巨大资金研究的部分成果率先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检验并发挥它的作用,有些成果还要注重它的产业化转化。只有这样,数字医学的发展才后继有望。

  本届会议成果琳琅满目 学术思维活跃

  在本届研讨会上,记者注意到,我国学者们研究的注意力早已越过初期的人体模型可视构建,直逼医学研究的各个学科领域。大会上,上海交大报告了他们研究的中国力学虚拟人,南方医科大学将数字虚拟技术研究应用到骨科,华中科大研究了数字人体生理组学,山东大学对国人肝的研究提出了再认识及模型,厦门大学将数字医学技术应用到临床手术方案设计,上海交大医学院还把数字医学技术应用到骨科的临床术前规划与术中导航,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此外,专家们还在人体的脑颅、肝脏、心脾、宫颈、骨骼、关节、神经等多方面,以及中医领域开展数字化构造与研究。其中,香港理工大学对足的分析研究已颇为深入,部分成果已开始涉及商业应用。

  本届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戴克戎院士和张绍祥教授担任。据悉,第二届大会将于明年9月厦门召开。

图为大会会场

图为大会会场

钟世镇院士(右二)、王正国院士(右一)等听取大会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