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剧大盘点:看医生形象“华丽丽蜕变”

2015-09-02   文章来源:医脉通     点击量:3785 我要说

  医生作为电视剧题材从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吸引观众、学者和医生们的兴趣。在这一时期,医生形象经历了一场奇妙的转变:从“无懈可击”的“救世主”,到虽然高尚但也并不完美的“凡人”;然后到“反社会”的“大魂淡”;再到很多情况下甚至有些不正常的形象,不过,无论怎样的形象,都能在评论家和观众中收获大批粉丝。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回顾这些跌宕起伏的医生形象吧。


  《医生》(1954-1956

  医疗剧的“鼻祖”《医生》是一部准教育性的纪录剧,它通过“动人心魄”的抗战病魔故事展示了最新的医学进展。由美国广播公司和洛杉矶医学会(这样显示在片尾字幕中会显得比较有权威性)联合制作的电视作品《医生》,因其主演Richard Boone塑造的Konrad Styner医生而成为经典,Richard诠释的医生“是毋庸置疑的神圣,而且医学也是无可非议的高尚的。”我们要强调的是,每集30分钟的剧情都在围绕这样一个信条:“医生是出生的守护神,疾病的治疗师,暮年的安慰剂。谨以此献给医学事业,和兢兢业业劳动的人们。”《医生》紧紧抓住20世纪50年代观众的心——尽管只有短短2年时间,但是他们提供了各种真实的画面。这是第一部时常出现血腥细节的电视作品,在过去非常忌讳的情节,例如分娩、癌症治疗、唇腭裂、酒精中毒、麻风病等等都出现在这部剧中,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基尔戴尔医生》(1961-1966

  《医生》总是生死攸关,“终沦为‘令人厌恶的剧情’”。五年后,由Richard Chamberlain塑造的James Kildare医生与Konrad Styner的神圣“救世主”身份截然相反。他塑造的形象是笨手笨脚的实习生,是有缺点会犯错的普通人类,并由此诞生了一种角色风格,观众也会看到这类形象在后来的《波城杏话》《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风云》《实习医生格蕾》以及未来医生电视作品中不断再现。Kildare医生是个万人迷,他与自己的病人坠入爱河(很显然这会吸引众多女观众的兴趣)。而“无趣”的Styner医生则摇身一变成了更温柔更亲切的导师理Richard Gillespie医生(Raymond Massey饰),是他不断告诫Kildare医生“当医生没什么特别的。”如果说《医生》力求展现医疗技术,那么在《基尔戴尔医生》中,主焦点则转变成了医生和他的生涯。


  《医生本•凯西》(1961-1966

  提到《医生本•凯西》,它以几个响当当的关键词被观众所熟知“男人、女人、出生、死亡、永恒”,这部剧反映着“制片人,导演及演员对神圣医学的崇拜,同时也反映了医生们可以主宰生死及生死间种种的伟大能力。”《医生本•凯西》是20世纪50-70年代经典的医生电视作品:以医学为本,以医院为基础,以医生为中心。“没有什么稀有资源,治病本质上都是很紧急的。” Casey医生(Vince Edwards饰)是脆弱又笨手笨脚的实习医生James Kildare的对立面,他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公众认为这是最聪明的医生),傲慢,自信,(当然)也很英俊,非常有女人缘。“‘傍个本•凯西’”甚至成为真正医生们中新一轮流行语之一。”《医生本•凯西》得到了美国医学会公开承诺的大力支持,还有不少医学会成员参与这部剧的剧情创作。


  《医门沧桑》(1969-1976

  加利福尼亚一家仅有两人的全科医疗机构高级合伙人Marcus Welby(Robert Young饰)是好莱坞对类似《医生本•凯西》和《基尔戴尔医生》那样以医院为背景的医生电视作品的回应,那些电视作品往往最终会被认为“太费脑筋”,“超出多数人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医门沧桑》中,不再着重展现疾病的紧急,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转而关注慢性疾病和健康维持,同时,对医患关系在这部剧中也开始有所体现。面对不同境遇的人——无论是顽童,挂科,恋童,药瘾还是婚变,Welby医生都处之以关怀、热情。

  不过,他还有一定程度的现代意义上的厌女情结。“过去的那些医生用今天的标准衡量都是厌女症者。”这部剧由美国广播公司和当时刚成立的美国家庭医生学会联合制作出品,美国家庭医生学会为剧本研发提供了很大帮助。婚姻并不都是幸福美满的。许多美国家庭医生学会成员担心《医门沧桑》会膨胀公众对医生的预期,把医生刻画的太完美以至于不够真实。根据纽约时报分析,这部剧会误导病人期待医生都有无限时间愿意为他们的疾病给予无限关怀。


  《野战医院》(1972-1983

  《野战医院》是有关以前地震后救灾医生的电视作品。“急救,迫切需要医药作为最基本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依然没变”。“和以往不同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来得太突然,而不是病人是关注焦点,医生解决病人的问题——这些也是《医生本•凯西》《基尔戴尔医生》《医门沧桑》中的重点。然而《野战医院》来了个大逆转,医生成了出问题的人。剧中的医生都身处战争中,那是朝鲜战争,可是大家却都把它看成越南战争。剧中的医生都是非常杰出的,他们随时要应对十分紧急的手术。这部剧关注的不是病人,而是医生的痛苦,同时他们还要保持幽默才能让工作继续进行下去。《野战医院》创作者拉里•吉尔巴特的初衷是想展现医生们是如何在混沌的状况下依然保持清醒的,但是广播网的工作者认为那样会从根本上改变医生电视作品。当时一般意义上传统的医生电视剧格局情况是主演们塑造的形象远非作者当初希望展现的那样。”


  《波城杏话》(1982-1988

  “《野战医院》的成功激发了制片人们希望重拾魔力的狂热冲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电影的焦点从病人转移到了医生身上,而且戏剧作品中有关医院里的雅皮士医生和他们的难题的内容在增加,很多时候都是病人给医生带来各种难题的。”发生在波士顿一家破败的城市教学医院圣•伊利吉耶斯的《波城杏话》就是首批新兴的以雅皮士医生为中心的电视作品之一。

  超越《野战医院》一步,这部黑色医疗喜剧展现了医学是值得崇敬的,但同样也是不完美的。圣•伊利吉耶斯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会齐心协力救治病人,同时他们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业务上的困难。令他们更加沮丧和痛苦的是,“他们还要应对一个医保组织,叫艾库玛纳,”这是唯一一部将医疗管理的纰漏成为主题的医生电视作品。“在《野战医院》中,医生们在抵抗战争;在《波城杏话》中,由于开支的约束和限制,医生们常常无法为病人进行更好的救治。深层的文学角度上说,这二者是异曲同工的。


  《天才小医生》(1989-1993

  博学聪慧的医生着实让观众神魂颠倒。《天才小医生》就符合这样的逻辑结论。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不善与女孩儿相处的天才少年(Neil Patrick Harris)。Doogie 6岁就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9岁的时候用9周的时间完成了高中全部课程。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一年后,就成为了观众在剧中看到的16岁全美最年轻的杜奇医生。

  在Doogie早熟的童年中,他渴望为病人做些有益的事情,他的父亲同时也是家庭医生是杜奇的良师益友。“回顾一下以往医生电视作品的风格类型,可以清楚地看到《波城杏话》介于《野战医院》和《急诊室的故事》之间,而《天才小医生》和他们都不太一样,但是也没有越界。”“《天才小医生》非常受欢迎,这或许是因为剧中展现了医学的积极面,而避开了当时日益增多的反复的黑暗渲染,正如《野战医院》和《波城杏话》那样。”“Doogie是个好孩子,是个优秀的人,而且他在专业领域能力特别突出,”“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愿意每周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天才小医生》,等待去了解医学领域。”


  《医门英杰》(1994-2000

  《医门英杰》似乎总在尝试或已经超越《波城杏话》,提升肥皂剧水平——比如将医疗剧转变成耸人的医学情节剧。(在一集极其恐怖的剧集中,大丈夫心外科医生Billy KronkPeter Berg饰)在一起事故现场直接用电锯切下了伤者的腿)然而,这部剧还是关于救赎的,通过一些“善举”和一些“关于医疗与医保关系的突破性情节”体现出来。这个医疗和医保的主题绝大多数电视剧中几乎是不出现的(特别是《豪斯医生》)。《医门英杰》的故事发生在一家虚构的私人慈善医院,主人公包括Jeffrey Geiger医生(Mandy Patinkin饰),一位精明而又情绪化的外科医生;Aaron Schutt医生(Adam Arkin饰)是Geiger医生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以及Daniel Nyland医生(Thomas Gibson饰),一位沉溺于女色的急诊科医生。


  《急诊室的故事》(1994-2009

  很多人认为《急诊室的故事》是医疗剧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部电视剧。Michael Crichton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一名内科医生,大约在1969年还在医学院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部剧的初稿,在后来的25年里都没有得到公开。Baer医生,当时的一名哈佛大学大四学生将《急诊室的故事》公诸于世。“《急诊室的故事》是第一部由真正的医生创作的电视作品。”他说道,“以前的电视作品都是由作家创作,医生充当顾问起一下锦上添花的作用,就像洒在面包表面的糖霜。但是《急诊室的故事》从头至尾都浸满医学智慧。观众不理解血常规+血生化+无对比剂CT是什么,这没关系,他们大概能明白。他们喜爱这部剧的真实精确,喜爱这部剧中来源于我自己做医学生和住院医经历的道德困境,亦或剧情中各种真实的房间,医学生,主治医生,护士和各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结果,如今的医疗剧都要用专业的医疗团队了。他们再也无法制作‘半吊子’的医疗剧了,因为《急诊室的故事》开创了专业医疗剧的先河。”



  《实习医生风云》(2001-2010

  1978年,畅销书《上帝之家》上市,“不修边幅,麻烦不断,滑稽搞笑,”正如《纽约时报》评价的,这部讽刺小说展现了实习医生的心理创伤。这来源于哈佛医学院的贝斯以色列医院一名精神科医生的非人经历。“被一帮医学生,实习医生,住院医和主治们给玩坏了。”这是书中出现的首次打击电视剧《波城杏话》的评价。“后来书中的一些故事就直接转变成《实习医生风云》中的剧情。”“在医疗剧历史上很多时候,都会展现同样的反对体制的内容,”“《实习医生风云》就是这些电视剧中的一部。”

  《实习医生风云》展现了虚构医院——圣心教学医院中医护们的生活。大多数主角们都是实习医生。“如果你回看过去的那些电视剧,你会看到一个很符合医生真实生活的系列——与以往典型的医疗剧不同的是每集最后不会总是以精彩绝伦的手术或者精准明晰的诊断作为结束。”“比如《急诊室的故事》,就是关于医生救人的英雄主义故事,每一集都充斥着灾难。而《实习医生风云》更多的是关于医院里各种紧急状况之外都发生了些什么——医生护士们是如何处理常规病例。医生们说作为一部描写住院医生们实习过程的电视剧,这部剧点击率相当高,而且非常受认可。”


  《豪斯医生》(2004-2012

  除了小鲜肉Doogie之外,从《野战医院》,到《波城杏话》,《医门英杰》,再到《急诊室的故事》,银幕中的医生一个比一个不正常,但是还没有一个不正常到有才华,厌恶人类,药物成瘾,或许还有自闭症的肾病学家和传染病专家“魂淡”医生格莱格里•豪斯(休•劳瑞饰)那样,豪斯医生非常接近他的创作原型——夏洛克•福尔摩斯(他们都药物成瘾,他们都会运用复杂的演绎推理,他们都不喜欢自己的病人或客户,都精通乐器,都有自己的得利搭档)。

  对豪斯来说,诊断的关键信念就是:“人人都说谎。”掌握病人隐瞒了什么信息就是治愈疾病的关键。尽管很多医生都讨厌豪斯医生和这部剧中所展现的医学模式,但是观众热爱他。“豪斯的工作中心就是诊断。”“毕竟他是‘医学诊断部门’的一把手。不计其数的病人抱着“诊断我!”的目的慕名而来。比如有的病人在古巴的橡皮艇上感染疾病,出现神经症状,来找豪斯医生作出诊断;还有的病人,因为不满候诊时间,在门诊抓了人质置于枪下为求得一诊断。”从《医门沧桑》中的威尔比医生带给观众的“医生会为病人奉献日日夜夜”的印象到豪斯医生“直接和疾病而不是病人对话”,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跨越。


  《实习医生格蕾》(2005-至今)

  《实习医生格蕾》是一部有关于一家虚构的西雅图医院中,外科实习生和住院医们的生活和爱情(更多的是后者)的浪漫作品。该剧主创Shonda Rhimes说,“或许观众会对医院里住院医,主治们之间的男女关系感到很奇怪。不过医院里的确存在很多奇怪的医学难题,而且这些难题解决起来也是相当有画面感的。(比如有一集中为难治性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病人进行粪便移植。)这个层面上说可以理解成希望引起人们对医学的兴趣。”“《实习医生格蕾》是一部很贴近医学的电视剧。”“深受成千上万观众的喜爱,包括医学生们和医学预科生。”然而,剧中的主角们可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格蕾》中的医生们跟豪斯医生一样对待病人有各自的态度。“病人们可不是患病的志愿者。”“他们是病人。在《豪斯医生》和《格蕾》中,我们会看到如今一度隔离的医患关系,而且愈演愈烈。”

==========================================================================================

其他值得关注的医疗剧(1969-1986

  《医疗中心》(1969-1976

  《医疗中心》是与《医门沧桑》同时期的电视作品,万人迷Chad Everett主演的Joe Gannon医生,是一位年轻有为,野心勃勃的外科医生。这部剧延续了《医生》,《基尔戴尔医生》,《医生本•凯西》的风格,以医院为基础。和鼓吹得到美国家庭医生学会的认可《医门沧桑》一样,这部剧对自身的医学专业性非常重视。“我们在医学专业是准确无误的,我们曾参观过很多的卫校,” Chad Everett在某次访谈中说道,“我们从来都是有不止一名技术顾问。两名还是三名取决于我们要用的设施数量以及我们要进行什么样的程序。”


  《昆西法医》(1976-1983

  《昆西法医》可能是第一部长篇医疗剧,时间上赶得上《豪斯医生》了,讲述的是侦探故事。剧中,QuincyJack Klugman饰)是洛杉矶警察局一名意志坚强,有原则的验尸员(法医),揭示可疑死亡中的秘密。开始的几季关注找出真凶,后面的几季关注点则转向了社会责任——比如酒驾法律,飞机安全事故,有害垃圾等。

  《“守门人”约翰》(1979-1986

  “守门人”John McIntyrePernell Roberts饰)首次出现在《野战医院》中。《“守门人”约翰》这部剧试图借助《野战医院》的人气,“但是它没有抓住《野战医院》讽刺的本质,”“它作为一部相当传统电视节目故意将《野战医院》转移到了一所城市医院(旧金山纪念医院)。这只是向《波神杏话》发展路上的一个小站而已。”

  《凯•奥布莱恩医生》(1986-1987

  在纽约医院,外科医生Kay O'Brien(人称“小凯”)是第一部一女人作为主演的医疗剧中的主人公。“她试图体现的是当今社会应该强调男女平等的问题,”1986年《纽约时报》评论道,“剧中的中心思想不断地被阐述出来——‘这里有75名外科医生。你必须超过他们每个人。这样不对,这不公平。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女医生奎因》(1993-1998

  “小凯”过去六年后,又一部强调男女平等,以女医生为主角的电视作品诞生了,这次是一位富有的波士顿名流,Michaela QuinnMike医生”(Jane Seymour饰),。她于1867年搬到科泉市的小镇上,希望说服当地人们相信女医生一样可以胜任医疗工作,与此同时,在野蛮的美国西部向沙文主义者游说灌输男女平等的价值。

  《白衣双娇》(2000-2006

  又一部关注男女平等的医疗剧,不过令《白衣双娇》有所不同的是,这部剧的故事发生在费城市中心的免费诊所里,而且主人公之一Luisa Delgado Lu医生”((Rosa Blasi饰),是个拉美裔女人。她的搭档,Dana Stowe医生(Janine Turner饰)是个有大量病人的女性健康专家。在人种、政治、经济等多种冲突中足见这部剧的与众不同。



  《整容室》(2003-2010

  这是唯一一部关注整形外科医生的医疗剧。剧中,Sean McNamara医生(Dylan Walsh饰)和Christian Troy医生(Julian McMahon饰)在《整容室》的每一集中都形象的向观众展示医生们是如何操作隆胸术、阴道紧致术以及去皱等手术的,同时医生们每天还要面对美女们的诱惑。“是的,内容是有一点猥琐的。”“但是这事关多方面的利弊——当然,比如就会有整容手术的伦理问题。”

  《私人诊所》(2007-2013

  《私人诊所》与《医门沧桑》非常相似,将医院为基础、医生为主的剧情转变成门诊医疗的医患关系剧情,作为《实习医生格蕾》的衍生剧,《私人诊所》将剧情从西雅图慈爱医院转移到了更加私人化的机构,也就是《格蕾》中的Addison Montgomery医生(Kate Walsh饰),在加入洛杉矶的海滨健康中心后,她和她的新同事如何与病人相处成为了这部剧的焦点。

  《OX医院》(2008-至今)

  事实证明好莱坞希望医疗剧经久不衰,并且会挖掘每个素材,比如《OX医院》的应运而生。《OX医院》是一部讽刺喜剧,恶搞医学的剧作风格,前十集时长大约只有5分钟,主角们自我代言,在网上播出。举个例子,Blake Downs医生(Rob Corddry饰),扮着小丑装做手术;戴圆顶小帽的犹太医生Glenn Ritchie医生(Ken Marino饰)是医院的花花公子;Cat Black医生(Lake Bell饰)对她的室友Lola Spratt医生(Erinn Hayes饰)有意思。2010年,《纽约时报》称这部剧是一部“扭曲的滑稽之作”,“一部充斥着性、身体器官、孩子、911事件、波多黎各侏儒(可能指小孩们的小人世界),状况和笑点不断略带色情的超现实作品。”

  《黑帮天使》(2012-2013

  这部电视剧描述了一名外科住院医生Grace DevlinJordana Spiro饰),因为答应替哥哥还清黑帮的债务,她违背了自己在医院的职责,做任何被要求做的事情来挽救哥哥,包括(剧中选取)救治撞死了一个孩子的肇事逃逸司机,结束了一名罪犯的生命,这名罪犯曾装病以求捐献心脏给自己关系疏远需要心脏移植的女儿。

  《医缘》(2012-2013

  在《天才小医生》中,我们见识了一位“高中生医生”。而在《医缘》中,一名年轻医生EmilyMamie Gummer饰)却觉得在医院当实习生跟在高中没什么两样。当艾米丽终于觉得自己像个成年人,可以把高中那段噩梦抛诸脑后时,她发现她高中时期的“劲敌”——漂亮,爱耍手段的Cassandra KopelsonAja Naomi King饰)成为了她在医院的同事。而且医院里也一样会有小帮派,体育健将,刻薄的女孩们,大懒虫们——正如某个地方会有这些,你懂的。


  《明迪烦事多》(2012-至今)

  讲述了一个事业成功的女医生 Mindy Lahiri ,迫切需要求得一份稳定感情生活的故事。女主角是一个有着印度血统的妇产科医生,在纽约上班。她一直遇不到生命中的白马王子,于是决心改掉生活中的种种恶习。本剧的主演同时也是本剧制作人Mindy Kaling,她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有着泰米尔血统;母亲正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同时也遗传给Mindy Kaling了有着该剧女主角外表特色的孟加拉血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