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溥仁心,济世臻程——第六届公济脊柱外科论坛暨长三角脊柱外科联盟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2019-12-2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280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公溥仁心,济世臻程。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在线主办,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脊柱学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委会、上海市松江区医学会骨科分会学术支持的“第六届公济脊柱外科论坛暨长三角脊柱外科联盟高峰论坛”于2019年12月20日-21日在上海之根——大美松江圆满召开。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公济脊柱肿瘤临床进展研讨会及第四届颈椎退变性疾病外科治疗学习班。

开幕式掠影

  80余位专家通过主题论坛、研讨会、专题学习班等形式与300余位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正式学术交流之前,举行了精彩的论坛开幕仪式。

宋滇文教授 主持论坛开幕式

  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李正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钟立炜教授,来自上海市和长三角地区的60余位专家教授,以及松江区骨科专委会的委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应邀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滇文教授主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钟力炜院长代表医院致辞,他指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始终以提高专科水平,惠及患者为准绳,脊柱外科在患者数量、治疗效果和技术更新三大质量维度上同步前进,取得卓越的收获。钟院长祝愿大会圆满召开,与会学者都能有所收获。

  本次大会还得到了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市松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李正主任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在致辞中,他期待长三角脊柱外科联盟能够协同稳步发展,提高地区总体的医疗服务水平,造福民众。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姜建元教授因公务安排,无法亲临现场,特录制视频代表学会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近年的良好发展和强劲实力,并感谢市一脊柱外科为推动长三角医疗服务同质化、一体化进程所做出的贡献。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袁文教授代表协会致辞,表示六年来,公济论坛已经成为上海市品牌性的学术会议,肯定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蔡郑东主任带领的骨科团队以及宋滇文主任带领的脊柱外科团队所做的贡献与取得的成绩,并预祝论坛的成功举行。


  大会主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蔡郑东教授致欢迎辞,感谢卫健委领导和全国骨科同道的支持,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经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骨骼健康问题。自2018年初担任松江区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以来,宋滇文教授带领全区骨科同仁几乎走遍了各个乡镇社区,深入了解了松江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及防治现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报请松江区卫健委批准,决定成立“上海市松江区骨质疏松管理员模式”。在开幕式的最后环节,大会主席蔡郑东教授、执行主席宋滇文教授,邀请松江区卫建委李正主任和长三角地区的著名骨科专家一起,为“上海市松江区骨质疏松管理员模式”举行了启动仪式。

汇聚长三角骨科大咖,探讨脊柱诊疗热点难点和创新技术

第一节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其昕教授(左)、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中)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滇文教授(右)主持

讲者风采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贾连顺教授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和后纵韧带骨化症向大家分享了长征的经验:无症状的OPLL一定要先行观察,综合把控手术指征,手术决策需谨慎,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邱勇教授介绍了儿童合并骶髂关节发育不良的腰骶部半椎体的治疗决策方法,是否在这类患者行半椎体切除术须根据合并的骨性畸形类型做综合考量。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肖建如教授分享了累及邻近结构的复杂脊柱肿瘤的治疗策略,他指出术前精确的边界确定和个性化的重建能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可提升康复效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范顺武教授慷慨分享了大量临床的腰椎翻修病例,从各种典型腰椎返修病例带领学员思考,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第二节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倪斌教授(左)、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明教授(中)、及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陈雄生教授(右)主持

讲者风采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介绍了机器人技术在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总结大量机器人手术的经验,介绍了机器人在侧弯手术、枕颈融合和S2AI置顶中的应用优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其昕教授就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细节做汇报,他强调了临床退侧诊治中易忽视的要点,并分享了独到的学术见解。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明教授介绍了综合症型脊柱侧弯的诊断和治疗,从风险因素、预防策略和手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综合症型脊柱侧弯的标准化诊治流程和改善预后的方法。

  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亚增教授关注于上颈椎的影像学诊断,分享了4047例中国人寰椎后方和侧弯小桥的CT分型和频度分析报告,详细阐述了大样本研究的数据结论提示的临床意义。

  安徽省立医院贺瑞教授同样聚焦于上颈椎脊柱疾病,汇报了复杂上颈椎损伤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发放,他主张通过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达到最佳的预后,并提供高质量的病例深入讲解。

第三节由浙江省人民医院黄亚增教授(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亮教授(中)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赵庆华教授(右)主持

讲者风采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倪斌教授以颈椎术后感染展开,介绍了临床上各类脊柱感染的诱发因素、诊断原则和治疗标准,强调脊柱感染应该防患于未然。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亮教授讨论了椎间隙完全塌陷的峡部裂性滑脱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他指出2-3度滑脱伴椎间隙塌陷的患者应结合患者生物力学状况、SDSG分型等诸多特点,综合考虑选择复位或原位融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陈雄生教授详细阐述了颈椎前路手术硬膜囊缺损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指出颈前路手术皆需对术中脑脊液漏风险做充分术前评估,并介绍了术中发生硬膜囊破裂的标准解决方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史建刚教授介绍了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他指出,单纯椎板切除在严重颈胸段OPLL中无法充分减压存在局限性,ACAF技术能够填补这一缺口,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保留患者的曲度和肋骨完整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陈誉教授介绍了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后PJK的防治策略,他完整介绍了退侧术后PJK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提出PJK预防的几大要点:结合适合国人的矢状位参数制定手术策略、术中操作和假体植入细节的调整,骨水泥的应用。

第四节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宗强教授(左)、上海仁济医院钱列教授(中)、宁波市第六人民医院马维虎教授(右)主持

讲者风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宗强教授向在场学者介绍了结核疾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并着重介绍了郑大一附院对于这一特殊病种的改良手术治疗方案,对结核病内科治疗的细节进行了详细阐述。

  江苏省人民医院蔡卫华教授做专题汇报: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与预后分析。他提到颈脊髓损伤病患需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流程,手术时机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全身症状、生化指标、影像学表现以及并发症风险做综合考量。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周许辉教授带来神经纤维瘤病型脊柱侧弯的诊疗进展专题,他详细与现场嘉宾分享了神经纤维瘤病型脊柱侧弯的长征经验,指出在治疗中应用生长棒对疗效有较大帮助,同时阐述了该类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林伟龙教授从临床对腰椎退变疾病神经损伤的定位的传统手段展开,介绍了3D-STIR-SPACE神经成像技术对于腰椎神经损伤定位的独特优势,并分享了若干病例加以佐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旻宇医师就骨松再骨折与肌少症的相关研究做专题汇报,从国外文献到国内临床试验结论多角度证明了术前及术后长期骨松治疗对于预防再骨折的重要性。

公济脊柱肿瘤临床进展研讨会

  研讨会于2019年12月20日下午召开,围绕“脊柱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主题,邀请到国内脊柱肿瘤知名专家开展主题演讲和经验分享,就过去一年来的挑战病例和学术新进展进行剖析和辩论。内容涵盖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微创、核医学等多个领域,与会专家和学员讨论激烈,百家争鸣,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新理念和技术,在此隆冬时节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宋滇文教授致欢迎辞,代表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委会肿瘤骨病学组,汇报了过去一年学组的核心学术活动,学组在2019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提升了脊柱肿瘤和骨病的诊治水平,并规划了学组未来工作的重点,对脊柱外科肿瘤治疗的发展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处副处长华莹奇教授对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认为脊柱肿瘤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的疑难问题亟待解决,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脊柱肿瘤焦点问题的解决。

谈经论道-脊柱肿瘤的诊治与治疗进展

第一节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华莹奇教授(左)、宋滇文教授(中)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晋教授(右)主持

讲者风采

  学术环节首先邀请到的是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晋教授,对脊柱转移瘤微创分离手术替代开放的过程和取舍进行了详尽阐述。他指出,目前转移瘤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利用新的设备和技术缩短手术时间,优化手术流程;通过比较开放和微创手术在转移瘤治疗中的优劣势,脊柱转移瘤治疗选择微创小切口技术能有效保留椎旁肌,在术中有效止血并完成360°减压,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术后正确、有效的放疗,对患者的预后也是至关重要。

  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郑伟教授汇报“后路一期腰椎肿瘤全椎节切除的疗效分析”,提示腰椎转移瘤前期穿刺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对诊断、预后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腰椎全椎节切除手术中椎动脉处理的方法以及术中降压和止血的技巧,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积极讨论,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了不同分期转移瘤的手术方案,广大学员反应热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赵晋华教授从核医学科的专业视角,分享了“PET-CT在脊柱(转移)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运用”,通过比较PET-CT相较于骨扫描(SPECT)在脊柱肿瘤诊断中应用的情况,指出PET-CT的优势:有效诊断早期肿瘤、高效确定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有助于明确疾病分期和诊断;同时,PET-CT对于评估术后疗效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张蕾教授,分享了颈椎肿瘤影像诊断的思路,她指出颈椎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需从五个维度来分析:骨破坏方式、软组织肿块、肿瘤强化表现、患者性别年龄、骨增生硬化。通过引用若干脊索瘤、软骨肉瘤和脊柱转移瘤病例,对影像学诊断的思路进行了清晰的演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讨论了老年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分级治疗原则。董教授详细阐述了老年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诊断评估等要点,通过结合病例逐一剖析,介绍了临床MDT精细化手术治疗的流程。

各家之言-脊柱肿瘤疑难病例讨论

第二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孙伟教授(中)及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麻文谦教授(右)主持

讲者风彩

  在倍受期待的病例讨论环节,邀请到了来自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矫健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陈自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维泺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尹华斌教授向大家分享了疑难病例的诊治经验。现场气氛被病例汇报深入浅出的讲解点燃,台上台下问答互动踊跃,知识火花交流碰撞。现场无论是与会专家还是学员都对病例讨论内容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争锋相对-聚焦脊柱肿瘤的热点及焦点问题

第三节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严望军教授(左)、上海长征医院赵剑教授(中)及上海仁济医院钱列教授(右)主持

  会议的第三节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最高点。本节邀请了八位上海脊柱外科界的优秀青年医师,就四大脊柱肿瘤热点问题,分别进行正反方论证,为临床决策提供启发。

  来自上海市同济医院的孟通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的王琪教授以“现行的脊柱肿瘤预后评分是否应作为脊柱肿瘤治疗策略的选择依据”为论题,分别从正反两方进行论证。孙伟教授给予点评,指出预后评分可作为脊柱肿瘤治疗依据的有机组成,但需认清其权重,在使用工具的同时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制定治疗策略。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的张亚东教授和上海瑞金医院的郝平教授就“有手术指征的脊柱转移瘤是否应首选分离手术”为论题,从正反两方论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严望军教授点评:手术方案的选择不仅应遵从指南的指导,也应结合医学技术的发展而更新临床决策思路。


  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赵庆华教授和马小军教授就“无症状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是否需要行预防性的椎体成形术”进行论证。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魏海峰教授点评:无症状的脊柱转移性肿瘤并非是椎体成形术的适应症,但是对于临床的特例,仍有行预防性椎体成形的现实意义。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钱明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黄稳定教授就“孤立性脊柱转移瘤应是否首选Enbloc切除术”进行论证。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刘铁龙教授进行点评:复杂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应结合病人本身的危险因素,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患者的经济情况做综合的考量。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蔡郑东教授做总结致辞,并对远道而来的学界专家和同道表达感谢。

会场掠影

  本次研讨会展示了大量国内外脊柱肿瘤学科前沿理论及手术技巧,宋滇文教授及其团队作为东道主,围绕当下临床难点热点分享了丰富详实的病例材料,精心准备了大量高难度的脊柱肿瘤病例和辩论话题,在全国同道面前展示了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委会肿瘤骨病学组丰富的脊柱肿瘤诊治经验和满意的临床疗效,引起了广大学员的强烈共鸣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

第四届颈椎退变性疾病外科治疗学习班

  学习班于2019年12月21日下午召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沈强教授为学习班致辞。

第一节由上海同济医院曾至立教授(左)、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沈强教授(中)、上海新华医院邵将教授(右)主持

  宁波市第六人民医院马维虎教授分享了显微镜下上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赵庆华教授分析了正确认识零切迹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疾病治疗中的利与弊、上海新华医院邵将教授讲解了后路钉棒矫形、减压治疗后凸畸形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上海同济医院曾至立教授报道了合并有DISH的颈椎外科治疗。

第二节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左)、上海仁济医院沈洪兴教授(中)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尹华斌教授(右)主持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黄凯教授做了颈前路术后感染、翻修合并食管瘘的病例分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张岩教授报道了显微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优势分析、上海仁济医院沈洪兴教授介绍了颈椎前路钢板与Stand—alone的适应症及并发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沈强教授在总结致辞中表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颈椎退变性疾病外科治疗学习班将继续为上海脊柱外科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贡献力量,未来会继续输出市一脊柱充足而富有特色的学术内容,助力年轻骨科医生的成长。最后,他向全场与会嘉宾和学员表达感谢,并祝贺大会圆满落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