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科技引领未来”学术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2-12-21 文章来源:会务组 点击量:2139   我要说

2022年12月16日至18日,山东大学“科技引领未来”学术高峰论坛暨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第一次学术会议、山东省医学会“学术提升工程”骨科基础新进展学术研讨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换届会议以线上会议的方式盛大召开。本次论坛由山东省医学会和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和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承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协办。本次会议以“推进新时代医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创新、聚焦融合,邀请到15位院士和6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为大家解读医学前沿新进展、新动态,分享医学发展新技术、新成果,探讨医学交叉融合新思路、新范式,以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学术高峰论坛

盛大开幕

1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如期举行。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院长易凡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侯俊平书记分别致辞。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教授主持。此外,开幕式还分别进行了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的揭幕仪式。首先,易凡副校长宣读《关于成立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并与侯俊平书记一同为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揭牌;接下来,易凡副校长宣读《关于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的通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柳丽华书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揭牌。



易凡副校长致辞

侯俊平书记致辞

冯世庆院长主持

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易凡副校长与侯俊平书记共同为山东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揭牌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
揭牌仪式

陈玉国院长和柳丽华书记共同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骨科临床中心揭牌

大师讲坛

短暂的开幕式后,大师讲坛拉开学术交流的序幕。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蒋建东院士、南方医科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高天明院士、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肖伟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苏国辉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董尔丹院士、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陈晓东教授、霍普金斯大学骨外科曹旭教授带来了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学术讲座。大师讲坛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柳丽华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世庆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刘奇迹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孙金鹏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新宇教授主持。



论坛上,谢立信院士围绕《中国角膜盲防治》作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我国白内障盲防治、视网膜疾病盲防治及现今热点问题近视防控的现状,并从中国角膜盲现状、角膜盲防治两方面进行报告。


张运院士基于中国汉族健康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测量值研究,指出目前ASE/EACVI、ESC/ESH指南推荐的高血压心脏重构的诊断阈值主要来自于高加索人群,中国人群采用这一标准可导致左室异常构型的严重高估和可能的过度治疗。


于金明院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时代医院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提出改革是灵魂,创新是动力,并围绕人才梯队建设、医院绩效改革、文化氛围塑造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陈子江院士就生殖医学精准诊疗与转化应用、临床问题和需求的科学研究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传授了前沿学术理念和发展动态,拓宽了研究视野,开拓了理论思路,提升诊疗水平与临床研究能力。


蒋建东院士分享了《来自新冠的警示:做好抗感染药物研究》的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使人类面临着RNA病毒的巨大威胁,为此,蒋院士带领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高天明院士在《抗抑郁新药靶的研究进展》报告中从新的视角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抑郁症的发病新机理以及抗抑郁新药靶,发现抑郁症发病存在星形胶质细胞ATP释放减少,提出了抑郁症发病的星形胶质细胞假说。


肖伟院士介绍了《中成药解码研究的科学实践》,从中成药的历史发展到现代化生产,从关键技术到具体产品的成型,指出目前中成药发展仍面临多个关键问题,系统全面的展示了中成药研究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邱贵兴院士以《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材料的研发与临床转化的进展和展望》为题,强调了组织工程技术的三因素(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介绍了现有产品及应用,提出了材料产品化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张英泽院士介绍了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和演变历史,说明了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在髓内钉进针点、定位导针进针方向、主钉的近端结构、动力化固定、衍架结构三角固定和内植物植入位置六方面,介绍了最新进展。


田伟院士介绍了人类进化史和医学发展史,提出经验、虚构和科学三要素,通过青蒿素的正面案例和无线电诊疗的负面案例,说明了三者在医学发展史中的相互纠缠,勉励医学工作者坚定信念,推动医学在正确道路上继续发展。


姜保国院士以“周围神经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研究为例,提出了对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与思考,强调创新要基于科学研究,更要应用于实践,特别在医学创新中,要以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和器官功能为前提。


苏国辉院士介绍了视神经的解剖结构,筛选并发现CNTF——壳聚糖能够促进视网膜节细胞轴突长距离再生抵到脑内视觉相关核团,促进髓鞘形成和突触连接,提高损伤后节细胞的存活率,促进视觉功能的部分恢复。

王红阳院士提出了当前恶性肿瘤的三个研究瓶颈。针对 “发现晚”,开展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PreCar);针对“分型难”,提出基于PTEN分子分型的晚期胆管癌精准化疗方案;针对“疗效差”,强调新型检测-早诊-分型-靶向技术。


董家鸿院士介绍了精准肝胆外科的核心技术,提出了精准肝胆外科的核心术式,最后讨论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拓展手术适应症、降低肝衰竭率和提高远期疗效,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董尔丹院士讨论了以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作为驱动力导向和以疾病负担和社会需求作为牵引力导向,强调从牵引力和驱动力两个维度,优化结构布局,实现有效资源管理与决策。


陈晓东教授带来的《Principl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Therapy》介绍了团队近几年基于间充质干细胞ECM对青年和老年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的相关进展。


曹旭教授带来了《Skeletal Interoception in Bone Homeostasis and Low Back Pain》,指出骨的感受器可识别不同浓度PGE2,引起痛觉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成骨,并介绍了这一现象在临床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相关应用。

主旨演讲

17日下午主旨演讲第一节,邀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教授、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玉峰教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欧阳宏伟教授就组织工程在骨科疾病的应用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允震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周恒星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二节,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罗卓荆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肖国芝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吴志宏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雪松教授就脊柱退变、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展开讲述。本节由齐鲁医院骨科刘新宇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司海朋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大川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三节,邀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蒋青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陈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白晓春教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邹卫国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罗湘杭教授、苏州大学骨科研究所李斌教授就骨损伤再生与骨衰老的机制与治疗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振峰教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学星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姚雪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四节,邀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余家阔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殷国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岳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学部张立海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曹惠玲教授就骨科疾病前沿诊疗思路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培来教授、潘新教授、王连雷教授主持。


18日下午主旨演讲第一节,邀请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孙金鹏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棣教授、纽约大学(NYU)格罗斯曼医学院刘传聚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世庆教授就前沿基础转化与药物筛选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高成江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澄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二节,邀请同济大学医学院罗剑教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谢辉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史冬泉教授就多种机制调控骨科疾病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吕明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哲宇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崔琳琳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三节,邀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程黎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戎利民教授就脊髓损伤修复策略的前沿进展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桑锡光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姚雪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魏志坚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四节,邀请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园山教授、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刘耀波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建中教授就新型治疗策略在脊髓损伤修复的应用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晓云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周恒星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吴东进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第五节,邀请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肖健教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梅晰凡教授、南通大学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于彬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周立兵教授就脊髓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思路与进展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程雷教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仇吉川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冉宁教授主持。


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

第一次学术会议

16日下午基础会场第一节,邀请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于晓教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帆教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桑元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吴南教授就基础转化相关研究展开讲述。本节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高春正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周恒星教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张磊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蔚建鲁教授主持。

基础会场第二节,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柳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黄景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雷东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徐勇教授就医学生物材料展开讲述。本节由潍坊市人民医院王炳武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祁磊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魏志坚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文波教授主持。

基础会场第三节,邀请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谢杨丽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陈晓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磊教授进行专题演讲。本节主旨演讲由济南市中心医院宁斌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宫明智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赵云鹏教授、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冉宁教授主持。

基础会场第四节,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蒋晖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李子卿教授、烟台毓璜顶医院李桂石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周超教授进行专题演讲。本专题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郭永园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刘文广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李子卿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赵华教授主持。


基础会场第五节,邀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赛吉拉夫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曾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杨朝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斌教授、潍坊市人民医院王炳武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赵云鹏教授进行脊髓损伤修复专题报告。本节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杜鲁涛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胡勇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朱磊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郭海洋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同时召开了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成立大会:

16日中午,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成立大会成功举行。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会议方式。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刘新宇教授,基础学组组长候选人周恒星教授及全体学组成员参加会议,学组秘书赵华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大会公布了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首届基础学组构成人员名单:含组长1人,副组长4人,委员59人,秘书2人。周恒星教授当选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首届基础学组组长。王炳武教授、宁斌教授、李子卿教授、戚超教授当选副组长。

在本次会议中,周恒星组长向全体委员汇报了学组的建设筹备工作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刘新宇教授代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孙水教授致辞,祝贺基础学组的成立,并期待基础学组在周恒星教授的带领下加强骨科基础研究,壮大省内骨科基础研究队伍,促进我省骨科基础研究的普及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骨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随后,王炳武教授、宁斌教授、李子卿教授、戚超教授分别表态,祝贺基础学组的成立,期望今后在周恒星组长的带领下,加深省内、国内骨科基础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推动我省骨科基础研究在国内和国际前沿问题上开展合作,为我国骨科科研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广阔平台。



线上会议部分专家截屏合影


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

换届会议

16日中午,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换届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采取全线上会议方式进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郑燕平教授,微创学组新一届学组组长候选人刘新宇教授及全体学组成员参加会议,吴东进教授主持会议。

换届会议中,公布了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人员名单:含名誉组长1人,组长1人,副组长4人,委员84人,秘书2人。郑燕平教授当选名誉组长,刘新宇教授当选本届学组组长。王大川教授、吴东进教授、宋若先教授、张国庆教授当选副组长。

在本次会议中,郑燕平教授回顾了上届微创学组的工作,并期待新一届学组在刘新宇教授的带领下再创佳绩,刘新宇教授代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孙水教授向新学组致辞,并介绍了新一届学组工作设想。



线上会议部分专家截屏合影

18日18时,大会圆满闭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冯世庆院长对“山东大学‘科技引领未来’学术高峰论坛”精彩报告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冯世庆院长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呈现深度融合、链式变革的发展态势。在大科学时代的背景下,医学技术发展方兴未艾,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智能医学、个体化医疗等一系列医学发展模式百花齐放。与此同时,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重大慢性疾病仍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更深层次、更大幅度的医学技术创新发展迫在眉睫。本次会议以“推进新时代医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大师讲坛、主旨演讲、专题讨论等形式,围绕“科技引领、医学创新、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等维度,全面解读了国际学术前沿和发展动态,分享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新突破和新成果,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思路和新范式,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学术盛宴。会议观看人次达到了49150之多,专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让与会者深受启发,对未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助力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共同体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