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2023-09-11    我要说

一、技术简介

多种原因(如创伤、颈椎退行性疾病、肿瘤、感染等)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而良好的内固定可以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增加植骨融合率。在现有的内固定方法中,因椎弓根螺钉贯穿后、中、前三柱,拥有强大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脊柱内固定技术。

但因颈椎椎弓根毗邻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故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难度高、风险大,且术中需要更广泛显露,创伤较大。而下颈椎侧块螺钉多数情况可满足下颈椎内固定的稳定要求,因此对于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选择应持谨慎态度

C7C3C6具有椎动脉、侧块的不同解剖学特点等原因,因此临床上椎弓根螺钉更多地应用于C7。为求得更高的置钉准确率,国内外学者不断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并提出不同的置钉技术。C7椎弓根螺钉不容易损伤椎动脉,较为常用,C3C6椎动脉通过两侧横突孔,因此,C3C6椎弓根内固定术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但其优越的三维运动稳定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解剖学测量及数据

1A 下颈椎椎弓根测量示意图

D1为椎弓根宽度,D2为椎弓根轴线全长,D3为椎弓根长度

1B 下颈椎椎弓根高度(H)测量示意图

成人下颈椎椎弓根测量指标及结果见图1C-D,表1~表6

椎弓根宽度(D1):椎弓根截面两侧皮质骨之间最小距离;

椎弓根高度(H):椎弓根截面上下皮质骨之间最小高度;

椎弓根轴线全长(D2):沿椎弓根轴线从侧块后表面的起点至椎体前缘的距离;

椎弓根长度(D3):沿椎弓根轴线从侧块后表面的起点至椎体后缘交界点的距离;

椎弓根内倾角(α1):在横断面上椎弓根的轴线与正中线之间的夹角;

椎弓根矢状角(α2):在矢状面上椎弓根轴线与自身椎体下终板平行线之间的夹角,当椎弓根轴线向前方指向上终板时,α2记为正值,指向下终板时,α2记为负值。

1C 下颈椎椎弓根内倾角(α1)测量示意图

1D 下颈椎椎弓根矢状角(α2)测量示意图


1 下颈椎椎弓根宽度

2 下颈椎椎弓根高度

3 下颈椎椎弓根轴线全长

4 下颈椎椎弓根长度

5 下颈椎椎弓根内倾角

6 下颈椎椎弓根矢状角

三、临床意义

(一)进钉点

螺钉进钉点选择一般在侧块中心点外侧,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下方,其中C3C6为侧块背面中上1/4水平线与中外1/4垂直线的交点;C7为侧块垂直线中线与中上1/4水平线交点偏上方(图2)。

2 椎弓根螺钉进钉点

(二)进钉角度

螺钉置入的角度以与矢状面成角30°~45°(C3C640°~45°;C730°~40°),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三)进钉深度

一般情况下深度为1820mm。当固定深度为椎弓根轴线全长80%时,已可获得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再增加进钉深度,螺钉过长易穿透椎体前缘骨皮质损伤血管等。

(四)螺钉直径

最常选用的螺钉直径为3.5mm

l 螺钉直径:螺钉的直径一般为3.5mm

l 进钉点:侧块中心点外侧,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下方。

l 进钉角度:螺钉置入的角度以与矢状面成角30°~45°,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l 进钉深度:螺钉长度一般为1820mm

四、影像学标准

理想的螺钉位置,正位片上螺钉尾端中心位于侧块外侧缘中间,螺钉尖端位于钩椎关节区内,双侧螺钉向前方内侧相互会聚。侧位片上钉道与椎弓根中轴线保持一致,平行于椎体上终板,螺钉轨迹及尖部不应超过椎弓根上、下壁,上、下终板及椎体前缘的骨皮质(图3A、图3B)。

3A 椎弓根螺钉固定后正位片

3B 椎弓根螺钉固定后侧位片

参考文献:

[1]NAYAK A NGUTIERREZ SBILLYS J Bet al. Biomechanics of lateral plate and pedicle screw constructs in lumbar spines instrumented at two levels with laterally placed interbody cages. Spine J20131310):1331-1338.

[2]HONG J TQASIM MESPINOZA OAAet al. 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posterior fixation constructs used for C6-C7 cervical spine immobilizationa finite element study. Neurol Med Chir Tokyo),2014549):727-735.

[3]王东来,唐天驷,黄士中,等.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59-662.

[4]谭明生,张光铂,移平,等.管道疏通法行颈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研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6):405-410.

[5]徐荣明,校佰平,马维虎,等.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的临床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1):724-726.

[6]徐鸿明,李方财,王向阳主编.脊柱内固定解剖学,2019,人民卫生出版社

[7]刘景堂,刘兴炎,唐天驷,等.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关参数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7):535-539.

[8]ONIBOKUN AKHOO L TBISTAZZONI Set al. 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for cervical pedicle screw insertionthe use of multiplanar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easurements in 122 consecutive clinical cases.Spine J200999):729-734.

声明:本文来源于专业期刊和书籍,由骨科在线编辑综合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