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新型艾滋病”实为美洲锥虫病

2012-06-20 文章来源:健康报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疫情正在向世界各地扩散

  传播方式与艾滋病明显不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上述报道源自美国Peter Hotez教授近期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被忽视的热带病专刊”上的述评文章,文中称美洲锥虫病是被全球忽视的一种热带寄生虫病,呼吁全球加强防控。为引起对该病的重视,作者将该病与艾滋病进行了对比,提出其与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实际上,美洲锥虫病在病原、治疗手段、传播方式等方面均与艾滋病明显不同。

  据周晓农介绍,美洲锥虫病又称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热带寄生虫病。其主要流行于中美洲和南美洲18个国家,从美国南部至阿根廷南部范围,以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国为主要流行区。该病在临床上可引起心脏、消化道及外周神经系统改变,病死率较高,已成为拉丁美洲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该病多发生于美洲局部地区,但由于近年全球经济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率增加等原因,目前这一疾病正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如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需要引起全球高度警惕。

页面

订阅 RSS - 学术动态